2019-09-18 11:43:20 来源: 阅读:1
说到孔融,大家都会想到小时候听到的故事“孔融让梨”,孔融小时候就懂得谦让,孝顺,为何曹操能以大逆不道,不孝顺的罪名杀了孔融全家的重罪呢?还是孔融本心就是恶呢?让梨只是小时候耍的心计?
孔融是孔子的第二十代世孙,因家庭熏陶,非常注重儒家思想与文化,为人和善,对父母也孝顺,小时候家中买梨子,孔融把最大的梨让给了哥哥,自己选择小的,赢得家人的赞赏。
孔融因性格刚直,与人谈论当仁不让,在一次与董卓争辩,言辞强烈,被董卓记恨在心,被被派到当时反叛最强烈的北海为相。一个书生怎么能带兵打仗呢,随后几年兵败逃亡,连老婆孩子都被俘虏,因相识曹操,被曹操解救,并做了官。
孔融剧照
随后跟随了曹操,但是又把不住嘴,经常了顶撞曹操。一次曹操攻破邺城,袁绍家族人多被俘虏,而曹操儿子曹丕看上了袁熙的老婆甄姬,孔融就上书给曹操:“武王伐纣,把妲己赏赐给周公”,曹操不解,以为孔融说的历史典故,随后问何意,孔融则回答:这个典故和现在对比呢?(暗讽曹丕娶了别人老婆),曹操则不爽,记恨在心。
曹操剧照
又一次曹操因“酒可亡国”为名,下令禁酒,孔融可是爱喝酒的,立即上书反对,并高阔谈论因酒建功的史事,当时连年战乱,曹操以政治家的角度提出利国利民的决策,而孔融又一次顶撞曹操,能写出“何以解忧,唯有杜康”,的诗句的曹操对酒也很痴迷呀。
曹操为何要忍受孔融,就是因为孔融祖先是孔子,借此给天下书生留好印象,随后曹操势力越来越大,就忍受不了了,并授意郗虑状告孔融“违反天道,道德败坏”等罪名,曹操因此诛杀了孔融一家。
曹操剧照
孔融为何会以这个罪名诛杀呢,就是他曾说过惊世骇俗的“亲子无亲论”原话则是:
“父之于子,当有何亲?论其本意,实为情欲发耳!子之于母,亦复奚为?譬如寄物瓶中,出则离矣!”
大致意思则是父亲有什么好孝顺的,儿女则是他一时情欲的产物,母亲又有什么恩情,就像一个东西放在瓶子里,东西出来了,和瓶子还有什么关系。这番话在当世也是大逆不道的言论,何况还在当时的社会。
孔融真的大逆不道嘛,实则不然,他说的那些话则是当时社会现状,子女与父母确实没什么亲情,只因当时曹操想要杀他而已,欲加之罪何患无辞。所以人性本善还是本恶,一出生就注定了。
欢迎大家补充,觉得写的不错,可以点赞关注下小编(微笑������)